中国名人名企网

工作时间  AM:9:00-12:00   PM:14:00-18:00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名人动态

刘航:建筑科研的产业化探路人

刘航,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现任北京建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村镇绿色建筑综合防灾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建设科技“十二五”规划编制人。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先后承担国家和北京市重大项目15 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 项,二、三等奖多项。在各类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研究和工程论文100 余篇,出版专著1 部。曾获北京市科技新星、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个人、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先进人物、北京市青年创新创效成果一等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等荣誉称号。2014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不落窠臼突破传统 开拓技术创新路

作为首都科技工作者,刘航一直利用专长优势履行社会责任。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深入灾区参与危房安全鉴定,有一次踏勘后回到宾馆,他赶上了强余震,虽然没有受伤,但这次经历让他开始反思国内既有房屋的安全性问题。他心想,“如果中国的房子经不起这么一摇晃的话,那大家的安全怎么保障。”

圈梁构造柱、夹板墙等传统房屋加固技术往往成本较高,而且存在施工扰民和不环保等问题。回到北京后,刘航开始考虑能不能用新技术对老旧房屋做加固。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他开始了相关重大课题研究,针对既有砖混建筑保有量大但抗震性能差的问题,在国内首创后张预应力加固砌体结构新技术。

在河北燕郊的实验室里,刘航带领团队做了1:1的房屋实验,用这种新技术做加固后,房屋的抗震设防能力由没加固前的8度弱提升到了10-11度。换句话说,加固后的房屋能够经受住汶川地震震中的破坏烈度。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加固技术适用范围广,成本只有常规加固的一半。目前,刘航首创的加固技术已经编成规范并写入北京市地方标准。

随着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以预制装配建造技术为代表的建筑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像造机器一样造房子”的理念。但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国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这其中既有成本的问题也有理念上的认知差异,刘航决心在这一领域展开突破。

目前,国内对装配式建筑的要求是等同现浇,也就是装配式建筑完工后的受力性能怎么样要和现浇的结构做比较。但刘航认为,这种比较方法存在局限性,等同现浇不应成为唯一衡量标准,在国际上其实也存在其他衡量标准,可以非等同现浇。2016年,刘航新立项的一个课题就是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一些突破现有规范的研究。他希望先从基础研究做起,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让业内专家先信服,然后写到规范里面,实现规范的更新。

“很多东西要敢想,特别是我们结构工程师,不要越做越胆小。”刘航常说这样一句话,建筑师无论作出什么前卫的设计,结构工程师都应无条件的想办法满足这种需求。

科研经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几年前,刘航所在的建研院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一方面留给自己的施展空间更大了,但另一方面刘航和他的团队也要更多的考虑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我们团队做的事,我称之为接地气的事。”刘航说,科技的本真就是应用于实践和产业化,一定要为大众服务、产生价值。作为一家企业性质的建研院,刘航既要围绕专业领域做研发、申请课题,同时也特别关注市场上需要什么技术创新,有哪些难点需要突破,针对这些需求开展研发。

为了促进产学研用形成良性循环,刘航提出“科研经营”的理念,即以科研成果作为敲门砖,先从解决工程难题入手,给甲方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再反馈到研发,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让科研做到有的放矢,这好比是拿工程反哺科研。刘航常跟手下的工程师说,不要怕干得多,甲方如果有新需求,不管在不在合同范围内,不妨先接过来,哪怕没有因为多干而得到更多报酬,但通过你的服务,让他们更加信赖你,下次就有新的合作机会。

刘航坚信一个理念,那就是研发思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不是看国际上在做什么就跟进做什么,要看是不是自己擅长的,能不能产业化,国内有没有市场。作为企业里的研发人员,要有这种责任感,既要考虑到研发也要考虑研发能不能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行业和社会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奥运场馆的施工技术突破,还是老旧房屋的抗震加固技术探索,都是为了让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更进一步。刘航说,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自己的价值就在于为团队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大众带来社会效益,服务于美好城市建设,让人们享受幸福生活。

时间:2017-03-19 11:37:12 · 点击:

相关文章